close
 
butterfly-effect.jpg

我是個膽小鬼~

從以前到現在,我一直不敢看血腥畫面或場面。
即使,我知道那只是電影。
但我自己仍會有個電檢處,在心理自行修剪畫面。
所以,很多部電影,可能我只看到1/3,例如:【追殺比爾】Kill Bill


昨晚,心血來潮,租了風評不錯的【蝴蝶效應】the Butterfly Effect
因為決定隔天還,晚上馬上開始看片子,
沒想到,是部會嚇到我的片子。
因此,決定早上起床後再看。


不知,是否有人發現,
我的網站有標榜"電影"二字,
但,我卻未寫過任何關於電影的東西。
雖然,我一直持續在看電影。
這部算是今年看電影以來,算有感覺的電影。


劇情是一向很能吸引我的會因時空轉換而改變人生的內容。
此片劇情亦非常緊湊。
但,因為我看電影的膽小個性,
這部片子,最後以非常奇怪的方式看完了。
1.我會在開始覺得緊張時,先按暫停鍵。
2.然後,我會快轉,先看後面的劇情,知道故事內容後,再回來看字幕。


故事的最終結局,
是以男主角以為對大家都好的方式呈現,
但,是否,真是如他自己想像般對大家都好,就很難說了。
無論如何,這都是部值得推薦的佳作。


另外,如果,對這類片子有興趣,
建議可以看我很喜歡的 【黑洞頻率】Frequency


相關資料來源:


【黑洞頻率】台灣相關網站
http://frequency.kingnet.com.tw/



照片來源:
the Butterfly Effect 官網
http://www.apple.com/trailers/newline/the_butterfly_effect/
蝴蝶效應台灣官網
http://www.ha-movie.com/official/butterflyeffect/index.html

新聞稿補充資料:

【蝴蝶效應】的影片靈感來自著名的「混沌理論」,在1962年由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(Lorenz)提出,這篇論文中的「蝴蝶效應」(The Butterfly Effect)意謂一件表面上看來非常微小、毫無關係的事情,在紛擾不可測的混沌中,可能扮演具影響性的關鍵角色,帶來巨大的改變。例如在北非的一隻蝴蝶舞動翅膀,會輕微改變周圍的氣壓,而這些擾動又將改變附近地方的氣壓,於是一傳十、十傳百,傳開一個月之後,位於大西洋對岸的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就會因為氣壓被改變,而出現狂風暴雨,甚至是龍捲風。

 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提出的論文,名叫「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,會不會在德州引起龍捲風?」論述某個系統如果初期條件差一點點,結果會很不穩定,他把這種現象稱做「蝴蝶效應」。就像我們投擲骰子兩次,無論我們如何刻意去投擲,兩次的物理現象和投出的點數也不一定是相同的。

  洛倫芝為何要寫這篇論文呢?一切要從1961年的冬天說起。當時他一如往常在辦公室操作氣象電腦。平常他只需要把溫度、溼度、壓力等氣象數據輸入,電腦就會依據三個內建的微分方程式,計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氣象數據,因此模擬出氣象變化圖。然而這一天,洛倫芝想更進一步了解某段紀錄的後續變化,他把某時刻的氣象數據重新輸入電腦,讓電腦計算出更多的後續結果。

  在那個年代,電腦處理數據資料的數度不夠快,所以在電腦算出結果之前,足夠他喝杯咖啡並和友人閒聊一陣。一小時過後,結果出來了,洛倫芝看得目瞪口呆。兩相比較原來的資訊和現在的結果,他發現初期的數據雖然差不多,但是越到後期,數據差異就越大了,就像是兩筆截然不同的資訊。而問題並非出在電腦,而是他輸入的數據差了0.000127,這些微的差異造成了天壤之別,由此也說明了要長期、準確地預測天氣,根本是不可能。因為初期的微小差異,真的會造成後續連鎖反應,呈現始料未及的驚人結果。#######



 

free counters

count from 09.12.1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m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